彝族古老传统火把节、彝族新年(农历六月二十四日)
推荐文章
大家一定听说过彝族火把节,这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,也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。对于彝族人民来说,火把节就相当于农历新年,就如同傣族的泼水节也是他们的新年一样。每个地方的节日都不一样,庆祝的方式也不同,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彝族新年
众所周知,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,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是彝族古老而又十分重要的节日。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,连续庆祝三天,每年此时,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,节日期间还有摔跤、斗牛、射箭、赛马等娱乐活动,热闹非凡。
人们常常不知道火把节是属于哪个民族的,其实火把节不仅是彝族的节日,也是白族、纳西族、基诺族、拉祜族等过火把节的民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,只是日期不同,彝族、纳西族、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,白族在六月二十五日,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,节日持续两天左右。
火把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,是所有节日中最为隆重、热闹的节日。整个节日期间,彝族全族不做饭,只吃肉、喝酒。肉叫“坨坨肉”,就是把猪肉或羊肉剁成块,煮熟后,用盐和辣椒粉拌匀食用。酒叫“干干酒”,就是把一根细竹竿掏空,插在酿好的米酒里喝。
火把节这天晚上点起火把,人们走家串户,跑遍田野、山丘,以驱赶“恶灵”。晚上,各村寨都点起火把,火光遍布田野、山丘,颇为壮观。彝族用火把照亮田野,预示着丰收。民间传说,火把节是放出谷穗看火把,玩火把是为了灭掉稻苗上的病虫害。
节日期间,有的地方要宰猪、牛,祭祀神灵;有的地方家家户户牵一只鸡到田里祭祀“田公地母”。人们相信火把能驱鬼避邪,所以点上火把后,就挨家挨户走访,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,这叫“送邪”。
相传火把节的由来是,古时候有一个魔王,残暴地迫害人民,人民不堪忍受,便向他进攻。但魔王的堡垒,久攻不下,便用羊来带火进攻。他们在每只羊的角和后腿上绑上火把,驱赶羊群进攻,最后获得了胜利。为了纪念这场斗争的胜利,人们便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着火把庆祝,于是就形成了火把节。
火把节期间还有各种社会文化娱乐活动,各寨子举行唱歌、跳舞、赛马、斗牛、斗羊、摔跤、射箭、拔河、荡秋千等,其中路南石林龟山一带的斗牛、摔跤比赛尤为著名。
火把节也是青年男女相识、择偶的好机会。节日期间,他们手捧火把为乐,聚集在山野间举行篝火晚会。青年男女通宵在篝火旁唱歌跳舞,寻找心仪的对象。斗牛比赛的优胜者和摔跤高手,往往受到姑娘们的追求和爱慕。